哪里可以杠杆炒股 西安汽车战略背后,被“超级工厂”改变的关中平原 | 新产业新城市
发布日期:2025-04-09 21:26 点击次数:124
“当世界上的新型城市愈来愈变成一堆水泥,我该怎样来叙说西安这座城呢......时至今日,气派不倒的、风范依存的、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哪里可以杠杆炒股,也只有西安了。”贾平凹在《西安这座城》中写道。
提起西安,千年古城、历史底蕴是其固有的标签,但是经过时间沉淀与考验后,如今西安的气质早已不仅是“古”,凭借汽车制造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等产业,西安“新”的气质正越发浓厚,其中尤以新能源汽车最受外界关注,去年西安汽车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500亿。
超两千亿产值背后,目前西安已形成两大主要的汽车产业集群,包括以高新区、鄠邑区为依托,以比亚迪、法士特为支撑的高新区汽车产业集群;以及以经开区、西咸新区、高陵区为依托,并以陕汽、吉利为支撑的渭北汽车产业集群。其中,比亚迪是西安汽车产业背后难以忽视的存在。自2003年收购西安秦川汽车、正式迈入整车制造行业以来,比亚迪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扎根,在西安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,年产能突破100万辆。
从产业到城市,与汽车大厂深深绑定的西安,背后有何故事?
企业与政府“双向奔赴”
“假的、真的,二道贩子,什么都有”,2002年,时任秦川汽车总经理的刘振宇,曾如此形容当时众多上门谈收购的人。
那时的秦川汽车,是西安为数不多的整车制造厂,最突出的市场表现是根据奥拓改良设计的福莱尔车型,单车型年销1.7万辆,位居国内微型轿车细分市场第6位。但是,当年秦川汽车年度净利润仅72.6万元,再往前一年的2001年,秦川汽车年度亏损达到996万元。
也正是在2002年,怀揣着“汽车梦”的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,第一次驻足秦川汽车工厂。从电池制造领域跨行而来的比亚迪,在经过数次调研考察后,最终以2.695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秦川汽车77%股权,正式踏上了自己的造车之路。
然而,收购秦川汽车后,比亚迪一度遭到质疑,1日内股价由18港元跌至14.45港元,2日内市值蒸发近27亿港元。一名基金经理曾回忆称:“当时外界不理解、也看不懂比亚迪进入汽车市场的原因,明明已有稳定增长的电池业务,也没有造车经验,为什么要收购一家利润不高的车企。”
不过,比亚迪通过一系列行动,证明了造车不是“拍脑袋”,而是下定决心:将汽车研发放在人才聚集的上海,将汽车制造选址在已有产线的西安,销售和决策定在深圳总部。
2005年,比亚迪第一款车型F3在西安下线,比亚迪位于西安的高新工业园一期工程也正式建成,年产量10万辆。新工厂、新车型,比亚迪西安基地陆续生产出F3、e6、K6等轿车、纯电动SUV和纯电客车,带动西安出租车市场发展以及“村村通”建设。在乘用车市场,比亚迪凭借F3打开市场,也规划出F、M、S三大系列,3、6、9三个档次,F3、M3、M6、S6等多款车型的“三纵三横”整体规划方案。
二十多年来,比亚迪在西安逐步扎根,建立起了高新工业园区、草堂工业园区、庞关工业园区和集贤工业园区共4个园区,以及全球化的研发中心。
西安地处大西北,德系车企、日系车企等外资车企选择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时,往往会忽略这一“古城”。而扶持陕汽集团等当地自主品牌、引进比亚迪等自主品牌,成为当地振兴汽车工业的一大途径。
某民营公司负责人透露,彼时,为了支持比亚迪在高新工业园的征地需求,当地领导顶住高压力和未知风险,挨个与原业主协商腾挪,最终为比亚迪新工厂争取到1500亩建厂用地。同时,当地还为比亚迪草堂工业园提供修建铁路货运专线等支持,助力比亚迪拓展海内外市场。
与此同时,西安出台了诸多支持性文件,比如《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》《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》《西安市乘用车(新能源)产业链提升方案》,对车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部分,最高给予千万元奖励,鼓励其开拓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等新兴市场,积极为车企“走出去”牵线搭桥。
在企业与政府的“双向奔赴”下,比亚迪西安基地所在的高新区,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。自2018年至2023年,高新区汽车产业六年间产值平均增速33.43%。2024年,比亚迪继续加大对高新工业园、集贤工业园投入,西安基地4条总装线同时生产,每天产量达到4000辆到4400辆。
人才聚集及产业配套圈
“这几年大规模招工的企业不多,比亚迪就是其中一个。”比亚迪西安草堂工业园技工李威告诉记者,2024年,比亚迪在西安招聘了万名操作工和技工,自己就是其中之一。目前,李威月综合收入超过8000元,在西安地区工资收入属于中上水平。
第一财经获悉,比亚迪每年会为应届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,数据显示,近3年其已招聘超5万名应届大学生。人才与就业只是一方面,比亚迪这类公司的进驻,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可谓方方面面,最显而易见的,便是对汽车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的聚集作用。
数据显示,自2018年至2023年,比亚迪西安基地所在的高新区,汽车产业链集聚企业数量已增至约87家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家,相关配套企业如“雨后春笋”般出现。
西安的汽车生态圈日渐成熟,除了大型公司的吸附作用,还离不开教育对产业的输出与支持。
西安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此前介绍表示:“西安科教资源丰富,西安交大、长安大学在自动驾驶领域积累大量先进技术,西工大、西电等在电子、传感器等方面优势明显。西安通过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,招引了一批国内外先进企业入驻,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已均有布局。”
从汽车生态圈向外围辐射,比亚迪等大型公司的存在,对周边商办市场同样有一定拉动。
李森(化名)在西安一家运营公司任职,是一名普通职员,该公司专门做写字楼的运营工作,围绕着商业办公资产,可以提供前期策划、销售租赁代理、资产管理、金融服务、交易服务、品牌输出、合作经营等服务,目前在大公司聚集的高新区,已经有四个写字楼运营项目的案例。
李森表示,公司去年开始运营的一个资产包,位于高新区一甲级写字楼内,总面积1500平方米、可分割最小面积200平方米,楼栋附近就是比亚迪高新区工厂、以及法士特汽车传动公司等。因距离比亚迪仅一路之隔,所以来合作的企业不少是产业相关,另一大类便是科技公司。
从写字楼市场现状看,高新区的表现也相对较好。戴德梁行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末,西安写字楼平均租金为90.66元/平方米/月,整体空置率约21.27%;相较于城北、城南、曲江,高新区平均租金最高,大约95.20元/平方米/月;空置率约19.31%,相较于城北、城南的21.33%、31.53%也稍低。
商业零售市场也有类似特征。截至2024年三季度,西安零售市场的平均租金为237.01元/平方米/月,空置率大约15.9%;在西安的钟楼商圈、高新商圈、经开商圈、曲江商圈中,高新商圈的整体空置率最低,大约为13.1%,其余三个商圈的空置率分别为17.7%、22.4%、15.1%。
产业“红利”外溢至楼市
当一座城市产业发展、人口流入,楼市也会受到“辐射性”影响。
近年来的楼市中,西安是较为特殊的存在。去年,西安商品住宅成交规模位居第二,仅次于成都;房价表现也较为平稳,在楼市深度调整期,西安是少数新房价格未大幅下跌的城市之一,2024年新房均价为18344元/平方米,同比微涨1%,新房月度价格还一度领涨全国。
在业内机构解释中,西安房价上涨,主要是因为当地改善型楼盘供应多、占比提高,带动了当地房价结构性上涨。但更深层次的原因,是这座城市在人口流入、产业发展、经济基本面等多个角度,都较北方很多城市更有活力,因此吸引了地产商大笔投资、开建“豪宅”。
克而瑞陕西数据显示,去年西安涉宅用地成交建面1522万平方米,成交金额824亿元,整体金额仅次于北京、上海和杭州。其中,国际港务区、高新区、浐灞生态区的土地成交,占主城区份额的46%,多个板块出现溢价卖地,楼面均价最高的为高新区10087元/平方米。
当地新房销售规模也较为可观,去年典型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榜中,西安成交规模位居第二,仅次于成都,全年大西安新房商品住宅供应986万平方米,成交874万平方米,均价18344元/平方米。在楼市调整阶段,高新区、曲江新城等部分住宅项目,还出现了涨价现象。
在比亚迪高新区工厂周边,聚集环绕着一大批地产商所建项目,涉及中建、新希望、越秀、绿城、华宇、龙湖、招商等诸多企业,其中有的在售新房价格近30000元/平方米,在当地是实打实的高端盘。
对地产商来说,在西安尤其是高新等区域投资,比亚迪这类大厂的存在是重要考虑因素。龙湖高新云河颂项目方面告诉记者,比亚迪在高新区的作用不仅限于企业自身发展,更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,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,周边房产也会受影响产生一定溢价空间。
“比如,比亚迪在西安高新区设立的研发中心,将引进万余名研发人员,高科技人才将直接提升区域的消费能力,对高质量住房的需求也将上升,将促进区域房地产市场良好发展。”项目方面认为。
受此影响,房企在附近开发新盘时,也会偏向打造高端改善类产品。据云河颂方面透露,项目在规划之初,考虑到的潜在客户主要有几类:高收入家庭、改善型客户、看中区域地段的投资者、豪宅爱好者。因此在产品设计上,最小建面户型也达到182平方米,以匹配当地购买力。
数据显示,2024年该盘单盘销售额超20亿元,系西安高新区中央创新区单盘TOP1。“当前,房地产市场的底层逻辑正在经历深刻变革,只有核心城市、核心地段的高品质社区,才能受到市场和购房者青睐。”项目表示,区域附近大公司的高管人群,也有在此置业的案例。
上述现象并非孤例,当前西安的新房市场,正在产业等因素的作用下,成为一座“改善之城”。克而瑞陕西表示,近一年,西安20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成交占比接近10%,同能级城市中仅次于长沙、成都;近五年时间以来,西安20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成交,已经翻倍上涨。
当前楼市正兴盛的“第四代住宅”,在西安也较为普遍。2024年以来,大西安第四代住宅成交占比中,国际港务区为36%、高新区为34%,整体开盘去化率高于非四代住宅。在当地,第四代住宅已从“野蛮生长”上升至主导地位,新房“得房率”没有最高、只有更高。
“隐忧”之下如何应变
值得注意的是,不管是西安的楼市、还是汽车产业发展,并非全无“隐忧”。
受楼市大行情影响,加上此前对高端购买力的消化,近几个月西安新房价格出现下滑。
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5年1月份,西安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.4%、同比下降1%;到2月,西安新房价格环比降0.5%,同比降1.7%;至此,新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6个月,降幅也略有扩大。
汽车产业方面,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,各地对新能源汽车“第一城”的争夺正日渐白热化。2024年,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约112.45万辆,增速14.3%,但在全国的排名已从2022年的榜首,滑落至第4位。有观点认为,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比亚迪的依赖性过高。
比如在过去的2022年,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.55万辆,同比增长277.7%,占全国总量的14%,超越第二名上海的99万辆,一度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。而在这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中,比亚迪生产量达99.5万辆,占比高达98%,两者可谓深深绑定。
火石创造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冯雷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,比亚迪对畅销车型进行了产线分流,随着常州、抚州和合肥新工厂的投产、达产,西安基地部分畅销车型的产能被分流。2024年,比亚迪换代车型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合肥及郑州工厂,西安比亚迪基地的换代车型并不多。
在各地竞争与市场分流之下,比亚迪在西安加大了上层研发的布局。2024年春节前,比亚迪在高新区建起1栋近200米高的建筑研发办公楼,配套10幢住宅楼,总投资约18亿元。比亚迪陕西总经理刘振宇表示,此举是为让1万~1.5万名研发人员在西安扎根。除了加大对上层研发的投入,比亚迪在西安与咸阳交界的西咸新区,正在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,总投资超百亿元。
西安政府也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,根据规划,当地将于2026年建成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,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进行电动化替代,全市公交车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3%以上,出租车(含网约车)新能源车占比达到90%,而比亚迪、吉利等企业将助力西安达成目标。
过去一年,西安市地区生产总值13317.78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6%,贡献陕西37.5%的GDP规模;但从增速看,4.6%的数值跑输全国大盘0.4个百分点。手捧“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”,西安能否在稳住汽车“主力军”的同时,开拓更多支撑性增长极,还需要时间淬炼与检验。
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,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,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。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,包括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。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。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:banquan@yicai.com 文章作者
孙梦凡

黄琳
新产业新城市 相关阅读
10日内,比亚迪10款车型宣布限时“一口价”。
174 04-07 17:08

仰望U7正式上市,定位百万级别轿车,但起售价仅落在60万元区间。
221 03-27 22:14

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下降主要原因是购买商品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哪里可以杠杆炒股。
205 03-24 23:1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